我是蓬蒿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15,第一氏族,我是蓬蒿人,公主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赵七月正色道:“派王极境回东京,主持中原战局!”
此言一出,众皆愕然。
在大家的认识中,皇帝逃了,汴梁便是丢了,中原战局已经崩坏,接下来只能想办法补救、收拾残局,但听赵七月的意思,显然对方并不这样看待。
“胡闹!”
皇帝发出一声喝斥,“元木真在汴梁,现在让人回去就是送死,哪有什么主持战局的说法?休要再胡说!”
众权贵都是点头不跌。
赵七月却没有就此作罢,当着众人的面,与皇帝针锋相对起来:“妾以为,元木真不会呆在汴梁,他至少还要去一个地方。”
这话让皇帝更加困惑,也引起了他的兴趣:“何处?”
赵七月眉眼肃杀的说出了两个字:“晋阳。”
“晋阳?”皇帝怔了怔,旋即反应过来,北胡大军久攻井陉关不下,对河东军是无可奈何,这颗钉子元木真没道理不去拔掉。
而他一旦出动,自然不是去井陉关阵前,而是像来汴梁一样,直取河东心脏之地。
只要能在晋阳灭杀赵玄极,震慑全城,晋地自然军心大溃,不复能守,元木真不去大军阵前,也能决定战局。
“依皇后娘娘的意思,晋阳能守住?”孙康觉得这是痴心妄想。
但从国战全局说,如果这个妄想能够成真,赵玄极能够挡住元木真,那就是莫大的幸事,他心存奢望,不能不问。
赵七月道:“可以一试。”
皇帝默然不语。
晋阳有王极境后期的赵玄极,如果说大齐还有人能都挡住元木真,那也只有这位镇国公。可在皇帝看来,就算是王极境后期,也无法抗衡天人境分毫。
“陛下,汴梁附近有数十万大军,丢失不起,若是数十万兵甲都成了北胡的,我们想要再凑齐这些军备,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银两、时日。”
赵七月继续道:“而且中原一旦失陷,大局崩塌,只怕我们也没有时间,再去积累这些军备符兵。无论如何,汴梁不能就这么放弃,必须要再守一次。
“当初朝廷弃燕平,是因为北胡优势兵力兵临城下,我们无法灭杀数十万北胡悍卒与大量军中修行者,但这回汴梁有数十万王师,兵力占优,故而可战!”
赵七月最后这句话,解释了当初离开燕平前,皇帝没有拿出传国玉玺的原因:传国玉玺能对付顶尖强者,却对付不了数十万北胡将士。
皇后的话很有道理,众人都很赞同,但有一个前提。
如果赵玄极挡不住元木真——目前看来这是肯定的,那么无论哪个王极境回去,都是找死。
这有什么意义?
谁愿意去?
皇帝看向皇后,徐徐道:“皇后觉得,谁该回汴梁?”
“只有一个人该回去。”
赵七月的态度非常明确:“那就是妾身!”
第三七六章 抉择(3)
皇帝不说话了。
所有人都不说话了,他们不可思议的看着皇后。
他们无法理解皇后想要送死的意图。
赵七月接下来的话,解答了众人的疑惑:“陛下,今日之战不利,大齐军心民心震动,要想收拾天下人心,就必须付出代价。
“臣妾身为大齐皇后,愿意回汴梁城,为大齐死战不退!”
大家听到这里,都是恍然大悟。
然后皇帝再度沉默了。
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与此同时,他们看赵七月的眼神,就只剩下衷心的敬佩。
显然,赵玄极是挡不住元木真的,那么赵七月回汴梁城,就是去送死。
为什么一定要回去送死?
因为今日皇帝败了。
皇帝威严大损,失去举国大部分军民的敬畏信任,已经是必然。
虽然就在刚刚,君臣达成了不怪皇帝、皇帝威严如旧的共识,但这只是他们这群权贵愚弄人心的权术,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的官方说辞,糊弄普通人可以,聪明人难道也会相信?
败了就是败了,事实摆在那里,怎么粉饰都没用。
这个时候,皇后慷慨赴死,才能重振举国人心。
因为这至少说明,在国家危难时,作为皇朝主人的皇帝与皇后,并不贪生怕死,并不是只知道指挥将士与百姓去拼命,而是自身都不吝死战,不惜一死!
这股悲壮奋战之情,会激发很多齐人以死报国的决心。
战阵之上,主将用命,将士自然人人争先,一国之中,帝后敢死,则举国上下必会有无数人甘愿捐躯。
退一步说,万一赵玄极挡住了元木真,那么有皇后替皇帝坐镇汴梁,为江山社稷奋战不退,同样能激励天下人心,还可以掩盖皇帝再度出逃的事实。
赵玉洁在一旁怔怔望着赵七月,心潮激荡,眼神数变。
她也没想到,赵七月会做出这种选择。
这才是跟蒙赤一样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