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寺一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75,人在贞观,科学破案,大理寺一哥,公主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要去写,就会带有自身独特的风格。”
&esp;&esp;“你看这两个图案,虽然都只是简单的横与竖,可我们能明显看到,书写者在每一个笔画结束时,都会笔尖略微上扬些许,若我所料不错,其蒙学时,临摹的可能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大家,因此下意识有了这样的习惯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即便六年前的井字比较生疏,不是一蹴而就,却因早已有了个人风格习惯,留下了个人烙印,这与后面的井字完全一致,因此可以断定,必为同一人所写。”
&esp;&esp;论起学识来,整个大唐也找不到几个人能比第一代状元郎孙伏伽更渊博的,孙伏伽只是看一眼,甚至连凶手模仿的是哪个时期的字帖都能判断出来,这让林枫不由感慨赞叹。
&esp;&esp;还是老搭档好啊,总能在这些需要文化水平的事情上,给自己最准确的帮助。
&esp;&esp;他点了点头,道:“如我之前推测的那样,凶手之前早有作案,这也算验证了我的判断,而看其字迹的生疏,应就是初次作案。”
&esp;&esp;其他两人都点头赞同。
&esp;&esp;杜构这时道:“你们看仵作的验尸情况,仵作说死者除了心口和额头的伤口外,没有其他伤口,且衣服并不凌乱,这代表凶手在死前并未挣扎搏斗过,应是被死者突然面对面近身刺杀,所以凶手与死者应该是熟人,还是熟悉到凶手不会设防的熟人。”
&esp;&esp;孙伏伽蹙眉道:“卷宗里说,死者身为夏家嫡系,挥金如土,因此奉承者众多,与之交好的人也众多,他的熟人太多了,调查起来并不容易,安阳县衙花费了足足七天的时间,才将与死者交好的那些人盘查了一遍,可结果并不遂人愿,这些人在当夜,要么在家中休息,要么在青楼厮混,都有不在场证明。”
&esp;&esp;杜构听着孙伏伽的话,眉头紧锁,一脸凝重:“连个嫌疑人都没有,这要怎么去查?”
&esp;&esp;他看向林枫,道:“这已经是六年前的案子了,死者的尸首早已化作白骨,甚至连当年负责此案的官员都不知道调到哪里去了,现在卷宗上更是一点有用的线索证据都没有,即便我们能推测出凶手是死者熟人又如何?我们总不能再对他们重新挨个调查吧?”
&esp;&esp;“别说六年过去,他们自己的记忆都不准确,很可能每个人的口供都有出入,就算他们记忆很好,且真凶被我们一问就露出马脚了……可这么多人,当年县衙还足足用了七天时间才问完,我们又得需要多久?而我们现在,最缺的就是时间。”
&esp;&esp;孙伏伽闻言,脸色也凝重了起来。
&esp;&esp;卷宗的到来,固然可喜。
&esp;&esp;但案子的毫无头绪,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与口供,又让他感到十分的棘手。
&esp;&esp;倘若无法在一到两天内破案,那就算有了卷宗,也无济于事。
&esp;&esp;他们的时间真的太紧迫了。
&esp;&esp;可一到两天的时间……调查的还是六年前的悬案,除非……林枫能再现普光寺案的奇迹。
&esp;&esp;孙伏伽想到这里,不由看向林枫。
&esp;&esp;而这时,他便见林枫视线正盯着卷宗,面露沉思与疑惑,似乎完全没感受到气氛的沉闷压抑。
&esp;&esp;孙伏伽不由道:“子德,你在看什么呢?”
&esp;&esp;杜构闻言,也忙看向林枫。
&esp;&esp;“我在想一件奇怪的事。”林枫缓缓道。
&esp;&esp;“奇怪的事?”孙伏伽蹙眉道:“什么奇怪的事?”
&esp;&esp;“卷宗记载,案发当夜,死者是专门去青楼招待远道而来的好友的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