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尽染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35章,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,我怒嫁反派,烽火尽染,公主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是啊。”伍仁连忙招呼,“大家挑一挑选一选吧,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。咱们店里的书籍纸张,这回真的是亏本卖给大家了。”

陆氏给了十万两银子,让辽东商会书肆撤出南地。

伍仁收了银子后,说给他们两天处理剩下的事宜,他们陆家答应了。

但陆家没想到,辽东商会书肆竟然在败坏他们陆家的名声!

陆氏的管事将此事上报陆翡后,陆翡让人立即去处理。

陆家的主事者找到伍仁,要求他立即关店!

“可是,我们店里的东西还没处理完。”

“给你们一万两,东西你们自己带走!”

伍仁拿了银子,立即表示,“那当然没问题了。”

然后他请陆家的主事给他们一个道别关门的机会,陆家主事强调不能再败坏陆家的名声才可以,伍仁自然答应了。

翌日,辽东商会书肆东南西北城四店开始免费送老客户书籍以及文房四宝,先到先得。

一时间,四店人头攒动。

等将东西都送出去后,伍仁才站在高台笑着道,“诸位,这次咱们真的要关门了。”

书生们挺不舍的。

“我想去辽东郡了。”

“可是,咱们南地文风还鼎盛些,辽东郡听说那边连识字的都不多,府学啥的,都是摆设废弃不用的。”

伍仁等他们议论了一番,才笑着说道,“各位,我们辽东郡侯城筹备的书院快建成了,我们的父母官,辽东郡郡守吕德胜吕大人,将成为我们书院的名誉山长,伍某在此欢迎各位相公前去游览参观啊。”

“嗯?”

“吕德胜?是那位与先帝及三位山长铭刻于三绝碑上的吕大人吗?”

“就是他。”

关门前,伍仁最后一施礼,“各位,青山不改,绿水长流,伍某在辽东郡恭候各位。”

“吕德胜啊,那确实值得去一趟。”

“杨兄,同去?”

“同去!”

留人之策

左安民离开南地了,他要回长安复命了。

查抄朱家所得,也被秘密运走了,其中包括贱卖朱家产业所得。

另外,小朱涯岛的金矿被朝廷安排的人入驻挖掘了。

至于朱氏一族的人,随后会被就地诛杀。

不过查抄朱氏一族所得之三十万石粮食,在左安民请示过皇上之后,留在了南地,用于解决南地的问题。

朱家的产业田地千顷、店铺百间,全都变卖了,被谢湛以半数的价格买下。

谢湛所用之银钱,乃继承自陈家的现银。

谢湛几乎抽调了陈家面上所有的现银去购买朱家的这些产业。

如今朱氏一族的产业尽握他手,加上陈氏一族原先的产业,谢氏一族如今一跃成为南地最大的势力。

此时,谢湛在对自己的计划做最后的复核。

先前他让左安民命令郡守封锁南地的大小城门,是为了不让辽东郡的来人走脱。

现在他答应了放秦晟薛诩等人走,但南地的各大城门不能随便开。

如今南地各大城门外都是灾民难民,城门一开,必然全部涌入城内。

他准备着手解决南地灾民的问题了,其实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,首要的当然是吃饭和住宿的问题。

他决定用以工代赈之策。

此计策起源于春秋时期,当时齐景公在发生消灾后拒绝放粮赈灾,于是相国晏婴便借齐景公欲修路寝的机会,雇佣灾民,故意扩大建设规模,以此延长工期,达到救灾的目的。

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很像,谢湛觉得可用,便决定仿照先贤,以此来解决灾民问题。

后来吕颂梨得知谢湛用了此法时,还赞了一句谢湛脑子灵活。以工代赈的思想最早的记录起于春秋时期,随后在宋朝兴起,当时不但有政府组织还有民间官绅参与。谢湛能在这时学之用之,很厉害。

谢湛算了一下手上的粮食,除了皇上留下来的三十万石粮食之外,他打算将陈家的二十万石存粮也拿出来,然后再找大户人家化点缘。

而且江淮两地的粮食快下来了,他只要让灾民们安然渡过这一段时间,就基本能完成他向皇上立的军令状。

想到就做,谢湛去了一趟南地郡守府,将以工代赈的想法和郡守道出。

郡守已经从钦差大人左安民那里得了令,说谢湛处理南地问题是得了皇上特允的,让他全力配合。

郡守大人得了计,当即准备往城门外贴红榜,召集老百姓做工。

谢湛从郡守府回到谢府,属下来向他禀报了辽东商会书肆的所做所为。

谢湛将秦晟薛诩等人放走后,虽然让围在嵇府和辽东商会书肆的官兵撤走了,却觉得对他们决不能放松警惕,便一直让人监视着他们。

得知了辽东商会书肆的做法后,谢湛一眼便知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。

他的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烽火名流

也逢春

不可复制

逐柳天司

弥生(兄妹骨科)

Polaris

武侠世界最强道长

酸白菜

王妃快跑晋王他心眼超多

唐竹筠阮安若

[红楼同人] 红楼之满园春色

北有佳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