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一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8章,首辅攻略手札,草一斤,公主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陈恕细长凤眸在烛火下格外幽深,“胡善泓怎不能是刘英呢?”
胡善泓既然将这五十三人写进修建运河的名录中,那干脆就以此为契机,狠狠将王启恒扒一层皮。
许世清道:“这主意听起来似乎可行,只是就凭这能将王启恒彻底扳倒吗?”
陈恕摇了摇头,“我们只需点燃这一把火,放心,等事发之后,自会有人往里添柴。”
不论是颜之介还是夏文宣,都等着他和王启恒斗的你死我活,他们好坐享渔翁之利。但陈恕不打算以死证道,不论是岳父,还是许世清的父亲,都不希望后人卷入这场风波中,陈恕更不愿见到贞贞和许世清出事,要斗,那么谁也别想袖手旁观。
姜贞问道:“恕哥哥,那我们何时动手?”
陈恕沉吟片刻,“不急,再等一个人。”
他将今日与谢沅的话转述给二人,许世清初时有些震惊,之后便是一脸了然,“小郡王行事张扬,未必没有藏拙的心思。”
姜贞想到当初在瀛台的荷花池
中,谢沅救了她一次,之后她离京又回来,都不曾与他再接触过。
她是恨王启恒,也不喜太子,但不代表她会支持谢沅。
陈恕也是这样想,“先看他打算做什么,咱们不是一路人,但敌人却是一样。”
很快,他们就知道谢沅送上的厚礼是什么了。
诚意我会让你看看我的诚意。
这日的朝会上,一位御史上了一封折子,引起轩然大波。
这位御史称,此前已经结案的胡善泓一案,存在彻查不清的情况,胡善泓还与几年前扬州通判胡善泷有牵连,二人大肆买卖科举名额。
本就是强撑着上朝的明熙帝看了折子,脸色更加苍白。
胡善泷只是个六品的扬州通判,与胡善泓属于同族的堂兄弟,此人本事不大,但心却贪婪,当初因他而起的一场科举舞弊案,闹得整个扬州翻天覆地。
胡善泓的案子当初是由刑部和大理寺同审,大理寺卿吴嵩是主审官,听了这话,连忙站出来辩驳,“陛下,当初臣等搜集的证据,胡善泓并未与扬州舞弊案有所牵连。”
吴嵩上了年纪,年轻时锋利的面容更显得刻薄严肃,这样一番不紧不慢的话,让明熙帝渐渐松开眉头。
陈恕站的远,没看见前面几位大臣的脸色,正揣摩着这时此事被捅出来的意图时,明熙帝沉声开口了。
“科举乃选材之要法,此事绝不可姑息,夏大人,此事交给你来办。”
随着他一声令下,身着绯袍的夏文宣出列领旨,朝野鸦雀无声。
明熙帝没有从大理寺和刑部挑选官员重审此案,代表他心里已经怀疑胡善泓的案子有蹊跷了,夏文宣是不折不扣的皇帝心腹,与王启恒和颜之介都没有往来。
下朝之后,陈恕还要去东宫给太子讲学,今日太子被明熙帝叫去了御书房,应该是想借胡善泓的案子考察一下亲儿子,陈恕先行回东宫。
行走在身着各色袍服的官员中,陈恕步伐缓慢,思索着这难道就是谢沅的厚礼?
他们的确可以趁此机会,搅乱浑水。
陈恕确实在等这样一个时机,只不过在没有搞明白谢沅的下一步动作之前,他并不打算插手。
不过适当的推波助澜是可以的。
说起那位胡善泷,陈恕并不陌生,父亲当初能当上扬州通判,就是捡了他的漏。
陈恕当即决定给父亲手书一封,当年胡善泷的事一定还有一些细节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,譬如他不过是个六品通判,怎么有能耐拿到当年的考题?背后之人又是谁?
到了东宫,才读完一页书,外面传来了内侍的声音,原来是太后的人来给太子妃送补品。
不过往常太子妃在后殿歇息,都是太子出面谢礼,今日太子还没有归来,于是太子妃便亲自前来谢恩。
这位据说不受太子宠爱的太子妃年纪瞧着不大,但行事十分稳重,看得出此前的确受了惊,脸色不算太好,跟在她身后的宫人十分小心,生怕伤了孩子,太子妃也很谨慎,动作不大地谢过礼物,又奉上一卷佛经。
“太后娘娘慈爱,数次降恩,这是本宫为太后娘娘抄的经书,望太后娘娘身体安康,万事遂意。”太子妃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笑容,内侍毕恭毕敬地收下佛经,一脸笑意地离开了。
陈恕在一旁看着这一幕,心道太子妃与王侧妃相比,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女子。太子妃端庄持重,俨然是精心教养出的淑女,将门出身的她反倒比王侧妃更明事理。
“陈大人。”陈恕正垂眸细思,忽听太子妃开口道。
抬起头,太子妃已经走到他面前,嘴角噙着一抹笑看着他。
陈恕朝她行了一礼,太子妃轻声叫起,吩咐身边的宫人呈上一个食盒,笑着对陈恕道:“早听闻陈大人才学出众,近日辅佐殿下辛劳,这是本宫一些微薄心意,还望陈大人日后多多为太子殿下排忧解难。”
陈恕微微一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